目前所在位置:Heha遊戲網  >>  新遊戲頻道  >>  絲路情緣 Online
漢唐文化
作者:Heha遊戲網  來源:Heha遊戲網  發佈時間:2011-04-06

對每個中國人而言,這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詞。

  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F. von Richthofen)在他所寫的《中國》一書中,首次把漢代中國和中亞南部、西部以及印度之間的絲綢貿易為主的交通路線,稱作「絲綢之路」(德文作Seidenstrassen, 英文作the Silk Road)。於是,歷史上第一次,這條橫亙於歐亞之間,綿延數千里,歷時兩千年的貿易通道有了一個充滿浪漫與夢幻的名稱:絲綢之路。
歷史就像一條靜靜的長河,無聲的流淌在我們的身邊。它守護著先祖的榮耀與光輝,也記憶著英雄的鮮血與呼嘯。它悄然的與我們並行前進,用一種驕傲的沉默,等待著我們用心去翻閱,去解讀,去感動,去沸騰……

絲綢之路
  當我們今天轉頭望向強大的兩漢,鼎盛的大唐,我們彷彿能夠看見在那片廣袤的歐亞大陸上,從黃河流域的中原腹地,有一支勢不可擋的力量,西出長安,跨過隴西高原、河西走廊和西域,穿越茫茫中亞進入伊朗高原,再向西來到小亞細亞和阿拉伯地區,橫渡地中海到達歐洲。這就是絲綢之路。一條以中國絲綢為主要商品的貿易路線,一條將中國封建王朝的燦爛文化傳播到西方的文明路線,一條由中國人開闢、探索並與中國共興衰的歷史路線。
  在這條漫長千年的路線上,我們會看到一長串不朽的名字。前者除了開闢絲綢之路的張騫、班超、班勇,還有狂捲大漠,進兵焉支山,大敗匈奴的西漢大將霍去病;經營河西走廊攻擊羌族的趙充國;十六國時期重占西域,建立後梁政權的呂光;唐代攻滅高昌,使大唐建立安西都護府的侯君集,平定西突厥的蘇定芳,「三箭定天山」的薛仁貴等等。後者則有十六國時期萬里東來,首次將大量佛經譯成漢語的鳩摩羅什,西行求法的南北朝時期的法顯,唐朝的玄奘,以及元代前來探險的意大利人馬克?波羅等等。而在這些耀眼的名字背後,則是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的商人、學者、士兵、使者和僧侶,往來於這條路線之間,用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去征服著那些山川河流大漠戈壁,把黃河、恆河、幼發拉底河以及地中海這幾大文明聯繫在一起。
  如果沒有絲綢之路,我們將難以想像歷史會如何發展,人類的文明進程又將如何演變。這條起源於漢都長安的貿易之路,是西方航海時代來臨之前,地球上唯一有效的東西方聯繫之路。它的歷史價值,很難用文字準確的描述。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

是,它的獨一無二是全人類的財富,也是我們的驕傲。

真正的中國驕傲。
  絲綢,這種現在看來平常而又普通的東西,在古代近千年的時期裡,一直屬於中國特有的甚至是具有戰略價值的商品。雖然古代並無當今知識產權的概念,但在當年,我們的祖先對於絲綢技術的保護卻是毫不遜色甚至更卓有成效。不僅有關的技術受到嚴密保護,就連蠶種也被中國各級官府嚴防帶出國境,據說直到6世紀才傳到西域。而公元1世紀的羅馬博物學家老普林尼在《博物誌》中就有如下記載:「林中產絲,馳名宇內。後織成錦繡文綺,販運到羅馬。富豪貴族之婦女,裁成衣服,光輝奪目。」可見中國絲綢在當時的盛行,而羅馬人甚至以為絲綢是產於樹上的。由於絲綢運自遙遠的東方,價格昂貴,導致羅馬黃金大量外流,元老院曾下令禁止穿著,但毫無作用。著名的埃及女王克裡奧帕特拉就酷愛來自東方的絲織品。中國絲綢成為尊貴地位和身份的象徵,歷久不衰。
  在歷史上,對中國絲綢的大量需求直接刺激了東西方貿易線路的發展和繁榮,這不僅使居於壟斷地位的中國獲益非淺,也使得居於貿易路線中間的波斯商人以及中亞、西亞諸國帶來了巨額利潤,為後世留下了許多金碧輝煌的宮殿和建築。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絲綢之於古代中國,就仿如CPU之於今天的美國。古代中國特別是唐朝所積累的巨大財富,絲綢貿易居功至偉。

  提到絲綢之路,我們就不得不提到為開闢這條貿易線路而做出最大貢獻的人:張騫。
  張騫(前164年-前114年),漢中郡成固(今陝西固縣)人。漢武帝建元2年(前139年),張騫以郎官身份應募為朝廷出使西域之人。這是歷史上中國第一次向中亞地區派遣官方使節。張騫出使的目的是為了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但當時誰也沒有想到,他這一去,竟是13年之漫長!漢武帝元朔3年(前126年),張騫返回長安,出使時的一百餘人只剩下他和甘父兩人。在這13年間,有11年他們是被匈奴所俘虜,受盡屈辱。但他們終於逃脫,繼續西行,先後到達大宛(今費爾干納)、康居(今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和大月氏(今阿姆河上游)。雖然未能說服大月氏聯合打擊匈奴,但張騫此行為整個大漢王朝帶回了有關西域地區的最詳實可信的信息,使得華夏民族的視野第一次觸及到一個嶄新的世界。張騫的堅毅與忠誠成就了他的不辱使命,

也直接影響到漢武帝決策開拓西域,擴展漢王朝政治與文化影響力的決心。隨著漢軍將河西走廊完全控制,匈奴勢力在漠南被重創,絲綢之路的通途已經近在眼前。
  而張騫的第二次出使西域,則是中國歷史上里程碑式的一次外交行動。當他所率領的三百餘人,馬六百匹,牛養萬頭,萬金輜重的浩蕩使團一路西進,直至安息古國(今伊朗地區)時,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熱烈歡迎,一個強大的東方王朝的政治與經濟影響力被拓展到前所未有的範圍。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歷時十五載,行程過萬里,櫛風沐雨,倍嘗艱辛,終成正果。自此,絲綢之路被正式打通,進入了繁榮期。而張騫本人,也因此成為永載史冊的人物。司馬遷在《史記》中將其出使和開拓西域的行為傳神的描繪為「鑿空」,使他與這段空前絕後的偉大歷史永久的結合在一起。

  即使用今天的標準來審視,我們仍能從張騫身上看到當時的中國人堅毅果敢、昂揚勇決的可貴氣質。他所代表的,正是當時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大漢王朝的強大精神力量。而他所散發出的人格魅力,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將為後人所敬仰。
在當今的中國,與世界接軌成為最流行的詞彙之一。殊不知在1500年前,我們的祖先也曾經引領過一場與世界接軌的浪潮。只

不過那時的世界中心,就是中國的鼎盛王朝唐朝。與大唐接軌,就是與世界的中心接軌。
  《絲路傳說》的背景,取自於公元7世紀的中國。而正是從公元7世紀開始,大唐王朝走向它的輝煌。公元626年,太宗登基,年僅27歲。等待著這位年輕君主的,是緊隨而來的突厥入侵。公元630年,太宗派出李靖和李世績率軍出征,在山西以北的內蒙古地區大敗突厥。此後的50餘年間,東突厥汗國臣屬中國。和碩?柴達木的突厥碑文記載:「貴族子弟,陷為唐奴,其清白女子,降作唐婢。」從此揭開了唐王朝擴張領土,平定四海的壯舉,並開創出政治開明,生產發展,文化昌盛,商業繁榮的大唐盛世。史稱貞觀之治。後世尊稱為盛唐。
  盛唐時期的繁榮昌盛,富甲天下,也造就了絲綢之路的鼎盛時期,大批的中國商品輸往國外,西方的珍禽異獸、珠寶香料、玻璃器皿、金銀貨幣也紛紛傳來,極大的促進了東西方的交流。此時的羅馬帝國已進入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時代,建都君士坦丁堡。東西兩大文明的中心,正好是絲綢之路的起點和終點。也就是在這個時期,中國的造紙術和雕版印刷術開始沿著絲綢之路向西傳播,中國的文化和技術輸出達到了歷史最高峰。
  《絲路傳說》是一部以絲綢之路為地理、歷史和文化背景的史詩遊戲。它也是第一部以中國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來再現和體驗絲綢之路的遊戲。
  《絲路傳說》的內涵是極其豐富的,因為它所表現的時期是中國最豐富最激揚的歷史片段之一。但與此同時,它也是最簡單的,因為它要表達的精神明確而又單一:再現和體驗中國驕傲。
  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我們相信,我們還將創造新的歷史,新的驕傲!

「絲」是絲綢之路的靈魂,是絲路文化的核心和象徵。古代中國獨有的絲綢技術,是中華民族的驕傲。絲綢是當時中國最重要的輸出品。
在遊戲中,我們可以從長安城的特產品商人手中,購買高品質成品絲綢,然後依靠駱駝、馬等運輸工具,在鏢師的保護下,運往絲路彼端。
相對於絲綢,通過絲綢之路流入東方的最重要產品當屬各種珍貴寶石。除了波斯盛產的精緻寶石外,和田出產的極品玉石也是名噪一時。
如同現實中的貿易一樣,利潤是來源於各地特產之間的差價。我們可以在和田的寶石商人手中,購買到能夠在長安賣大價錢的天下玉石。
跨越沙漠和戈壁的絲綢之路上,最著名的運輸工具就是駱駝。他們健碩無比,耐熱耐渴,是絲綢之路商旅的主力,已成為絲綢之路的象徵。
沙漠、棕櫚樹、駱駝、商隊、鏢師。這種場面是否讓你對鼎盛時期的絲綢之路浮想聯翩?如今在遊戲中,一切都將真實地再現於眼前。
在沙漠的邊緣地帶,有著古代匈奴的故土——大戈壁。這裡有著怪異的巨大植物和嶙峋的山石,殘酷的環境讓過往的商隊都望而卻步。
當你的商隊告別東土的蔥鬱,來到古代中國的西陲時,這些戈壁場景真實得幾乎令你窒息。這裡有凶殘的匈奴元鬼和紅色毒蠍等待著你。
敦煌是絲綢之路的重要標誌,也是絲路文化巔峰時代的代表。敦煌壁畫是全世界的寶貴文化遺產。圖為著名的「反彈琵琶」——飛天
敦煌藝術是絲路藝術的標誌;琵琶是敦煌藝術的閃光點。絲路傳說立志傳承絲路文化的精華。沙漠、駱駝、琵琶,一幅美妙的絲路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