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戰國風雲 Web
40
列國爭雄
作者:Heha遊戲網  來源:Heha遊戲網  發佈時間:2011-04-21

1.魏國稱霸時期:魏國變法—楚國變法—秦國變法

  春秋末期,公元前376年三家分晉,春秋時期兩大諸侯(楚、晉)之一的晉國滅亡,春秋結束。

  在春秋末年、戰國初期,幾個大諸侯都進行了重大改革。最早是魏國。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他重用了李悝和吳起,在文治武功兩方面進行系統的改革,讓魏國成了戰國初期最強盛的國家。魏向南攻楚國,在連堤大勝;向東在長城擊敗齊國;向西從秦國手裡搶到河西地。

  魏文侯死,吳起受排擠,逃楚。楚悼王任用他為令尹。吳起仿照魏國進行改革。

  楚國改革更為強大,滅越國、陳國、蔡國,打三晉,敗秦國。公元前381年,楚國救趙攻魏,一路到黃河岸。同年,楚悼王死。楚國舊貴族政變,吳起死,改革失敗。從此楚國就逐漸衰敗。

  20年後,秦孝公即位。《過秦論》說,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但實際上當時秦國最為羸弱。

  秦孝公即位以後就下「求賢令」,公元前359年商鞅帶著李悝著作《法經》去秦國。秦國的商鞅變法是列國中最徹底的。《過秦論》描述這次變法時說: 「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

  但秦國變法的效果並沒有立竿見影。魏國還是當時最強大的國家。公元前369年魏惠王即位,修水利,選「武卒」。魏國國力再次達到頂峰,韓、衛、魯、宋都來朝見魏惠王。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衛國。魏國出兵救援,圍攻邯鄲。

  魏國圍攻邯鄲的第二年,魏國聯合宋、衛一起攻擊趙。趙國向齊求援,齊國派出田忌、孫臏。齊軍直撲魏國首都大梁。魏軍回救,被埋伏在桂陵的齊軍擊潰。

  秦國和楚國乘機攻打魏國。但在公元前352年,魏國打破邯鄲。魏國聯合韓國,在襄陵擊敗齊、宋、衛三國聯軍。楚國與魏國結盟求降。

  公元前348年,秦孝公跟魏國求和,尊魏國為王。

  6年後,魏又打韓國。孫臏設計「減灶之計」,引誘魏軍兼程追趕。魏軍在馬陵被齊軍擊潰。接下來的幾年裡,秦、趙、齊三面夾擊,魏國求和。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和齊威王互相承認對方的王號。

2.秦國轉強時期—合縱連橫:楚國衰敗

  公元前332年秦國攻打魏國,歷時兩年,奪回河西,佔領曲沃、焦。

  秦惠王在公元前329年幫助魏國打敗入侵的楚國軍隊。後來又把焦、曲沃還給魏國。公元前325年魏國國王去秦國朝見。同去的還有韓國。至此,秦、魏、韓三國連橫形成。這是第一次連橫。

  但公元前323年,魏國發起「五國相王」運動。魏、韓、趙、燕、中山五個國家互相承認對方王號。這是第一次合縱。

  公元前322年,秦國出兵奪回了曲沃。魏國任命秦相張儀兼任魏國首相。秦國停止進攻。

  秦國雄心大起。兩年後,即公元前320年借道魏、韓進攻齊國。被齊軍擊敗。公元前319年魏國目睹秦國之敗,驅趕張儀,並和燕、楚聯繫。公元前318年,魏、趙、韓、楚、燕組成第二次合縱局面。推舉楚懷王為「縱長」,集數國之力攻秦。實際出兵的只有三晉。三國兵至函谷關,不敢攻秦。次年,秦國乘機反撲,魏國、趙國損失慘重。

  秦國受後方蠻夷 「義渠」騷擾,暫時放棄向東的計劃,全力在公元前316年滅蜀,吞併天府之國四川。巴蜀之地成為秦國重要後方基地。公元前314年,秦國大舉出兵佔據義渠。國內徹底安穩

  公元前315年,秦國攻韓。楚和魏不救。一年,韓倒向秦國。魏孤立,也倒向秦國,再次形成連橫局面。

  楚國全面倒向齊國。秦國派張儀合縱,以許諾割讓600里地為條件要楚國與齊國斷交。屈原勸而楚懷王不聽。和齊國絕交。楚懷王被騙。公元前312年,楚國出兵攻秦,被秦軍在丹陽滅8萬人,70多員戰將被俘。楚懷王再次征發全國兵力攻秦,雙方在藍田決戰。楚國再次大敗。魏國乘機進攻楚國,攻擊楚國直到鄧,楚國大為削弱。

3.三強爭霸時期:趙國的崛起—齊國轉衰

  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秦武王即位。

  公元前307年,趙國的趙武靈王推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乘著中原各國鏖戰,趙國在北方佔據大量土地。

  楚懷王和秦國會盟。秦國把上庸地方劃給楚國。秦楚聯盟。

  公元前303年,韓、魏聯合了齊國一起攻楚國。楚國向秦國求救,秦軍一到,三國退兵。兩年後,三國再次攻楚。楚國再次求救。秦國不但不救,反而和他們一起攻楚國。楚在垂沙大敗。將軍唐昧被俘。宛、葉、新城丟失。楚國急送太子去齊國做人質。

  公元前299年,秦昭王約楚懷王會盟被扣押,最終客死秦地。楚國頃襄王即位。

  第二年,即公元前298年,齊國、魏國、韓國再次合縱,準備第二次合擊秦國。戰爭持續三年,攻破秦函谷關。秦國求和,歸還前面所攻佔的韓國、魏國土地。

  同時,北方的趙國滅中山(公元前296年)。另外,還向北方的胡人大舉進攻,先後趕走林胡、河宗氏、樓煩。逐漸形成秦、趙、齊三國鼎足的局面。

  8年後(公元前288年),秦昭王稱「西帝」,並尊齊國送「東帝」的稱號。齊以不尊王為借口,齊、趙、魏、燕、韓五國聯軍準備第三次攻擊秦國。秦國取消帝號,並把侵佔的趙國和魏國土地歸還。

  春秋時期自宋襄公始宋向來羸弱,第三次攻擊秦後,齊發兵滅宋國(公元前286年)。

  第二年,秦、趙、燕、魏、韓五國聯軍以樂毅為首的聯軍,攻破齊國首都臨淄。燕國窮追猛打,宋國最富的陶地給了秦,其餘宋地歸魏,濟西歸趙國。公元前279年,田單先用反間計讓騎劫取代樂毅,然後用火牛陣打敗燕國,恢復了齊國。

  但此後,齊國一蹶不振

4.秦趙爭霸時期:遠交近攻—長平大戰

  齊國衰落,秦國二十年內七次圍攻魏國首都大梁,都被趙國阻止。秦國不得入轉攻楚國。公元前279年,白起攻破楚國首都郢,屈原跳汨羅江。公元前269年,秦國入侵趙國,被趙奢偷襲,大敗一場。後秦國又入侵畿,遇廉頗而大敗。

  公元前266年,范睢來到秦國,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的計策。公元前265年以後,秦國專一攻打韓國,韓國割讓上黨給秦國。上黨民眾於是暗中派使者告訴趙王,願聽號令。

  趙國派了40萬兵,廉頗而戰去長平。秦白起帶兵在長平相持三年。後趙把廉頗換成了趙括。公元前260年,白起略施小計就把趙括騙了出來然後伏兵分割包圍。秦昭王下令國內15歲以上的男人上陣去聚殲趙軍。趙軍被圍46天突圍不得。趙軍40萬全部投降。被秦坑殺。

  秦國冒險乘勝進軍,其餘國家無一敢援。信陵君向楚國求救,楚國出兵,其後又竊取虎符帶兵救趙。秦軍被聯軍在邯鄲城下擊潰。趙國得存,秦國統一的時間往後推遲40年。但最後一個大敵不復存在。

5.秦國統一時期:吞併六國—建立秦朝

  秦國在幾十年裡,蠶食諸國。秦昭王死,孝文王即位,在位3天。然後莊襄王即位,在位數年。嬴政即位。從公元前230年開始,秦國滅韓,次年破趙,俘虜趙王。趙國公子逃到代郡自稱代王。公元前229年,燕國因秦兵壓境,派荊軻去刺殺嬴政。公元前227年,秦國大將王翦攻佔燕國都城,燕王遷都遼東,殺太子丹謝罪。公元前225年,秦國大將王賁引黃河水灌魏國首都大梁,魏國滅亡。同年秦國派20萬人攻擊楚國,被楚將項燕大敗。次年,王翦帶兵40萬攻楚,滅楚。公元前222年,秦國王賁滅遼東燕國,隨後回師進攻代,滅掉了名存實亡的趙國。次年,王賁率軍滅掉了齊國。至此,六王畢,四海一,戰國結束,秦朝開始。

評論加載中....